學寶教育旗下公務員考試網(wǎng)站
當前位置:主頁  >> 申論資料  >> 申論指導   
申論指導
2011年申論備考:申論“要素-材料”解題方法
http://m.iofate.cn       2010-12-20      來源:浙江公務員網(wǎng)
【字體: 】              

    申論考試答題的核心要點:答案源于材料而高于材料,這一點已被近幾年國考及各地公務員考試所證實。而要從紛繁復雜,動輒六七千言的材料中尋找與提煉信息點,必須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在此,本文向各位考生介紹“要素——材料”的解題思路,即用要素分析的方法從材料中篩選有用信息點,也就是從材料之“源頭”汲取要素之“活水”。


  一、申論題型分析


  申論考試發(fā)展至今,其題型“形形色色,變化多端”。其中常見的題型有概括題(概括內(nèi)容題、概括問題題、概括觀點題等)、分析題(分析原因題、分析做法題、分析觀點題等)、本質(zhì)解析題、啟示題、概念定義題、對策題、議論文等等,如果把國考和省考的題型細細羅列,有五六十種之多。如果只是簡單的記憶題型,一方面難度較大,另一方面很難應付考試中出現(xiàn)的新題型。所以應對申論最好的辦法就是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以不變應萬變。


  二、“要素——材料”思路


  梳理材料的要素時,只需要遵循一個簡單的標準:表現(xiàn)、原因、對策三要素,其中表現(xiàn)又劃分為正面和負面表現(xiàn)。所以在作答的時候就用這三個方面的信息點排列組合來作答,這樣我們就能變被動為主動。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的方法論在這里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真正凸顯了哲學思想(思維)在申論考試中的運用。


  三、真題示例


  啟示題和觀點分析類型的題目基本作答方式是看給定材料附近所包含的信息,有什么就答什么。

  【例1】2008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

  請根據(jù)給定資料9、10,分析這兩個資料對搞好水電開發(fā)提供了哪些啟示。(15分)

  要求:分析簡明扼要,條理清楚,不超過200字。

  【解析】通過梳理材料發(fā)現(xiàn),給定材料9、10分別是漫灣水電站和美國田納西河治理的做法和效果,其實質(zhì)是水利開發(fā)反和正兩方面的做法,即對策。所以這道題目的答案就是把給定材料中的對策按照一定邏輯順序答上去。

  所以不管題目怎么問,我們首先應該回到材料中,看材料中有什么重要信息點,我們按照題目的要求,把符合題目要求的信息點整合之后進行作答就可以。


  四、答題難點


  了解解題思路后,對考生來說,難點在于表現(xiàn)、原因、對策等要素的區(qū)分。

  如何判斷材料中的“表現(xiàn)”要素?就是一件事物實實在在能看到的東西,如食品安全的表現(xiàn)就是有一定治理成效,但目前還存在諸如“地溝油”、“問題奶粉”、監(jiān)督監(jiān)管不到位、多部門管理等問題。

  而“原因”的標準是什么?就是為什么要推行此事和為什么推行起來比較難。比如為2008年國考“水利開發(fā)和自然保護”這一主題尋找原因的標準就是:為什么要進行水利的開發(fā)與保護和為什么開發(fā)和保護比較難。

  對策的標準是什么?就是在試點或者一部分地區(qū)已經(jīng)開始實施、計劃實施的做法,某一觀點所蘊含的建議或其他對策性信息,以及國外的經(jīng)驗。例如上面所提及的漫灣水電站和美國田納西河治理的做法和效果,其實質(zhì)就是水利開發(fā)的對策。

  此外需要重點注意的是,表現(xiàn)、原因、對策的確定只看表面的意思,不要自己過度推導,否則很多信息點既是表現(xiàn)又是原因,可能還是對策。希望考生能反復思考這條標準并加以運用。

  總之,根據(jù)“要素——材料”解題方法,確定題目作答要點并且尋找到相應的信息點,作答就迎刃而解了。運用這種解題思路要堅持兩條原則:其一是三要素從材料中找,并且要“高于材料”,即進行一定的提煉;其二是三要素的確定不必過度推導,一定要根據(jù)題目的具體要求靈活把握。希望大家對這一方法仔細體會,相信會對答題提供幫助。



?
互動消息